浏览
10198
收藏
0
支持
0

10214

热度指数
渺小又倔强


蒹葭 11.jpg

热度(16)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3 19:52:00

    蒹葭 2.jpg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3 19:52:01

    蒹葭3.jpg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3 19:52:02

    蒹葭 4.jpg
  • 天高云淡

    2017-11-13 19:55:55

    欣赏了
  • 西痴

    2017-11-13 21:41:02

    本帖最后由 西痴 于 2017-11-13 21:43 编辑


    2似更达意。爱人更像太阳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  • 一朵玫瑰

    2017-11-13 23:34:52

    高手   太阳暖暖的   赞一个  
  • 大江

    2017-11-14 06:50:58

    喜欢2片。赞
  • 无雨

    2017-11-14 19:39:01

    喜欢4片  。真实是一种力量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1:42:49


    谢老师  {:8_95:}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1:46:52

    西痴 发表于 2017-11-13 21:41
    2似更达意。爱人更像太阳。

    爱人像太阳,我同意  {:8_95:}  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1:48:00

    一朵玫瑰 发表于 2017-11-13 23:34
    高手   太阳暖暖的   赞一个

    玫瑰老师抓紧修相机  {:8_95:}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1:48:54


    谢祁老师赏 {:8_95:}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1:54:41

    无雨 发表于 2017-11-14 19:39
    喜欢4片  。真实是一种力量

    谢老师,温柔才更坚韧 {:8_109:}
  • 西痴

    2017-11-14 22:06:42

    本帖最后由 西痴 于 2017-11-14 22:11 编辑




   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。

    秦女在芦苇地里寻找她的意中人,一会儿说在水中央,找了一会儿又说在那水中滩,又找了一会儿又说在那水中洲,只能是水中的太阳,她走,水中的太阳也走。

    2片中的芦苇羞涩委婉,是她抬头看到了太阳,明白了心中的原来是太阳。所以2切题,有诗经意境。

    男人也应该如太阳,光明磊落,勇于担当,而不是奶油小生,遇热瘫作水。

  • 情陷清香

    2017-11-14 22:24:08

    西痴 发表于 2017-11-14 22:06
   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。

    秦女在芦苇地里寻找她的意中人,一会儿说在水中央,找了一会儿又说在那水中滩,又 ...

    谢西痴老师赐教,我一直理解表面意思是男追女而不得!{:8_95:}
  • 西痴

    2017-11-14 22:28:34

    本帖最后由 西痴 于 2017-11-14 23:07 编辑
    情陷清香 发表于 2017-11-14 22:24
    谢西痴老师赐教,我一直理解表面意思是男追女而不得!



    琼瑶误汝矣!

    在周朝古秦地,一个男人,尽管是发的求偶之声,也不会飘逸、空灵、委婉之哀美如斯吧。

    你让我认真起来,问了下度娘,历代学着解释理解的情况更复杂,下面是她的答复:

    《蒹葭》一诗,用明丽而有模糊的意象(蒹葭、白露、河水、伊人)创造了空灵而有深邃的意境。因此从古至今,人们对其主题的解读就莫衷一是,归结起来,大致有以下几种:
    一、政治说
    《诗序》说:“《蒹葭》,刺蘘公也。未能用周礼,将无以固其国焉。”《郑笺》说同,谓诗中所追慕的“伊人”,为“知周礼之贤人”。最接近诗作的年代,对诗歌的解读往往是最准确的。政治说的解读,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丧失上古传统的社会担忧,闪耀着“天下为公”的积极入世思想之光辉!
    二、爱情说
    针对政治说,朱熹斥为穿凿,朱熹云:“言秋雨方盛之时,所谓彼人者,乃在水之一方,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。然不知其何所指也。”但对诗中“伊人”未能作出解释。陆化熙说:“通诗反复咏叹,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。一篇俱就水说,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,而萧索凄凉,增人感伤之意,亦恍然见矣,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。‘所谓’二字有味,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,悬虚说个‘一方’,政照下求之不得。若果有一定之方,即是人迹可至,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。会得此意,则连水亦是借话。”故而今人大多认为这是追寻意中人之作。诗篇通过“溯洄”“溯游”的执著追寻,反映了纯真的爱情!
    三、理想说
    由于“伊人”形象和诗作之中客体形象的不确定性,所以人们根据对“伊人”的执著追求,以及追求道路的曲折,所以演绎出了“理想说”,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,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!
    四、惜时说
    诗歌之中反复的“白露”“流水”意象,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:转瞬即逝。而“伊人”又飘忽不定,因此就告诫人们,
    面对“逝者如斯”的日出日落,应珍惜时光,上下求索。后世乐府诗《长歌行》就以“朝露”(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唏)起兴,引出珍惜时光的主题(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)。
    五、距离说
    《诗经》是我国的我文学源头。源头的文学总在记录着一个民族形成的集体无意识,而诗经正是通过一些作品来传递古老民族的无意识。因此,按照这种观点来解读,我们回发现,全诗重章叠句,用白露、流水等暗示时间的意象,用一客体对“伊人”意象的苦苦追寻而又不能的看似悲剧的结局,实则充满了飘逸自然、空灵之美“水中央、水中坻、水中沚”的优美意境。



    事实假如是爱情说,那你的作品、我的解释就清楚了。

  • 0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• 该内容的版权归© 情陷清香 所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