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互联网抢“有市场”的新闻图片
新华社图片,面向市场开始转型。
近日,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祖根表示,新华社图片将进行两大战略转型。
第一,图片客户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客户延伸转型;第二,摄影师主体从新华社摄影记者向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转型。
徐祖根主任透露了两组数据:
第一,新华社目前每天发新闻照片1500多张,十年前每天发100多张,现在互联网客户使用在增加;
第二,新华社目前摄影记者才100多人,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已超过3600人,2013年将发展到1万人,新华社签约摄影师数量已大大超过新华社记者数量。
我认为,新华社本质就是互联网。过去,“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,现在是互联网把地球管起来。事实上,新华社只要把互联网管起来,就可以把地球管起来,这里包括互联网图片。”
有一个事实是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知道“读者要什么”。
以下我谈谈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进行市场化发稿的几条经验。
经验一:重采用,轻发稿
误区:不顾市场和读者,发稿越多越好吗?
采用是硬道理,纷纷采用更是硬道理。
事实上,发稿多不等于采用多,而有时候发稿少些精些,采用却出现翻番。这就是市场的反应,有时大量充斥的是没有市场和互联网点击率的稿件。
“重采用”背后是尊不尊重市场和读者。事实上,我们传统媒体是没有反馈的,互联网是即时反馈,过去摄影记者在报纸上什么照片都好发,有些在网上没有点击率的照片也可以发。
我的经验是市场急需发什么,不是今天有什么发什么,比如星期五和星期六不发稿(媒体客户采用最少,正在休息)。
经验二:摄影发稿进入3G直播**
误区:直播就是简单的发稿快?
配一套3G无线宽带,开始把日常新闻直播化,从拍摄结束到发布,最晚控制在30分钟以内,大大提高了采用效率。
互联网,需要你直播,而传统媒体,只需要你有即可,直播是市场特征。如今,直播在技术上已经能保证,3G无线宽带确保直播传输。
同时,直播源自竞争激烈,实际上背后讲的是“如何利用互联网抢‘有市场’的新闻图片?”
目前,新闻竞争最厉害的是相同的新闻,不一样的新闻几乎不展开竞争。事实上,“谁都快不过互联网”,直播不是简单的发稿快,更需要你仔细考虑直播什么,直播什么有市场的新闻图片。
我的经验是先想好读者要吗,急需要吗,再进行采访和直播。现在多的是摄影记者,而不多的是有强烈新闻和市场意识的市场型摄影记者。
市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有没有需求是市场的关键,包括新闻图片市场。
经验三:做自己的编辑,而不是让编辑做
误区:摄影记者就是只管图片,其他不用管?
做自己图片编辑是提高发稿质量和速度关键,这是市场型摄影记者职业标准。
目前,大量摄影记者发稿时只顾画面,对图片的精选、图说的精确表达、发稿画面的组合和新闻标题地制作,表现得严重滞后,出现“标题没新闻、图说繁琐、画面堆积”等现象,这些严重制约着发稿速度和质量,不做自己的图片编辑,而让编辑做你的图片编辑。
做自己编辑,不仅是职业化要求,也是提高市场采用的一个要求。
我的经验是在编辑时精选画面,一般发稿精选3-4张以内,基本自己的签稿就是最后发稿,编辑就是终审,主要对事实进行审核。
经验四:研究新闻比研究摄影重要
误区:摄影记者就是搞摄影的?
摄影记者,不研究新闻,就是不研究市场,不研究需要什么。过去是“我拍你用”,现在是“你要我拍”,所以研究新闻比研究摄影,更能提高市场发稿效率。
目前,摄影记者盲目地拍得多,研究新闻点少。事实上,对当前热点和当日热点多多研究,再去摄影,这是尊重新闻的表现和知道哪些是新闻。其实,我是不鼓励扫街的,扫出来的是偶然。
我的经验是多看新闻。
经验五:发稿安全相当于“人身安全”
误区:安全仅限于现场采访安全?
“发稿什么时候最不安全?”我总结了三条:1、发得快的时候(对事实容易模糊不清,甚至想蒙混过关);2、发得多的时候(这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);3、几乎没准备的时候(对事实不熟悉,想当然)
我认为,发稿安全相当于“人身安全”,稍有差错就可能酿成大祸。目前,摄影界基本都是判死刑的,没有死缓,也无法上诉,一旦出现差错就是立即执行,要非常小心。
我的经验是像珍惜明天一样珍惜今天,快中有慢,严于律己。  


热度(1)

  • 0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