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哈日记六—— 果蔬市场里的笑容

周童

    前一天夜里下了场小雨,空气格外清新。


    早上六点,采购货物的面包车载着我,前往多哈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。市场距离住处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,沿途的公路并不宽阔,细细长长的如同当地人头巾上悬垂的黑色长穗子。

    多哈的道路多转盘,红绿灯成了较为少见的点缀品,说它是点缀,是因为司机大都自觉遵守规章,如果是遇到了行人,车辆会在很远的地方停下来,只有当行人走过马路,才会发动继续上路。转盘也是一样,直行的车辆在转盘前都会主动停下,让绕行转盘的车辆先行,一切都象是约定俗成好的,就那样安静的被人遵守着,这一切成了我这个外乡人眼里最美好的风景。

     车终于驶入果蔬批发市场,市场很是普通,跟国内的批发市场大致上没什么两样,两个大棚子分别是一般级别的蔬菜和进口的水果,露天地里还有一大片场地,商贩和小工悠然自得的等待着前来的客户。清晨的市场,人熙熙攘攘看上去很是热闹,送菜的小车有的正在忙碌,有的则在大门口等候雇主。

    脖子上挎着相机,慢慢地晃进市场里,在我眼里这的一切都很新鲜,在他们眼里应该也一样吧,本来就少见女人的公共场所,一个露脸梳着辫子的东方女子,穿行在商贩之间,过处我们彼此打量,他们热情大方的跟我交流,只是我的英语水平不足以听懂,只好用简单的单词告诉他们:我,不懂,英语。此刻也只有笑容可以成为相互交流的语言了。

    拿相机简单记录着所到之处的点滴:哈喽,女士,过来,给我们拍张片子吧。一张接着一张,镜头前的人们摆着一个又一个“泡丝”,拍下来让他们看:谢谢你,拍的非常好。他们猜测着我来自哪个国家,日本?菲律宾?中国?呵呵,哦,是的,中国。面对他们的微笑,我也用微笑回之,这一天,或许是专门为展现笑容定制的吧,一个个质朴、纯净的笑容,打破了国界,打破了等级的界限,成了这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语言,表达着彼此的友好,传递着简单的、心无旁骛的信任。



热度(5)

  • 0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